7月14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對達芬奇家具的初步調查結果:(文章來源本站)今年上半年,達芬奇家居公司經上海口岸進口的各皮革制品、木家具,包括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捷克等歐美國家和越南、菲律賓、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家具產品,還有一些“進口家具”實際來自國內廠家,共有11批。
據各界媒體證實,在這11批家具中,10批國產家具的生產廠家分別為浙江海寧某皮革制造公司和寧波一家家具制造公司。這兩家公司將家具“出口”至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后,賣給達芬奇家具的“供貨商”,再由“供貨商”銷售給達芬奇家具,并辦理入境手續“進口”,隨后運至達芬奇家居在上海的倉庫。經過保稅區“一日游”,國產家具身價大漲。有消息稱,目前上海檢驗檢疫局查實的11批國產達芬奇“進口家具”,主要為餐桌、餐柜和牛皮沙發。
家具涉假牽扯到國內皮革企業
7月13日達芬奇召開的記者會以鬧劇收場。14日,又有消息曝出:達芬奇11批家具被查出是假進口,而且證據確鑿。這次消息牽扯出浙江海寧一家名叫卡雷諾的家具公司,而這家公司正是海寧當地規模大的皮革企業浙江卡森集團的子公司。
“海寧,你又要紅了,以后不人來買包買皮衣,說不定還來買家具。”昨天,新浪微博上海寧網友表現得有點“歡騰”,原因是當下處于風口浪尖的達芬奇和海寧的卡雷諾扯上關系了。
事情緣起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近日公布的一份達芬奇家具的初步調查結果。調查稱,今年上半年,達芬奇家具共有11批木制品和木家具,是從國內的家具企業采購的。采購的方式更是被人稱為“一日游”:先是出口到上海保稅物流區,再“進口”到達芬奇上海倉庫,根本沒有出境。經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達芬奇家具從上海口岸進口的家具達到119批次,而被披露的這11批國產家具,占到達芬奇從上海口岸進口家具的將近10%。
讓人驚訝的是,有記錄顯示,一批在海寧生產的、經營單位和發貨單位均為海寧卡雷諾家私有限公司的三人牛皮沙發,被運進外高橋保稅區,并辦理了出境手續,而也就在同一天,達芬奇家具又為這批沙發辦理了入境手續。也就是說,達芬奇賣的沙發其實是產自浙江海寧。
“我們是被扯進了達芬奇事件”
“不可能,我們的產品怎么可能會出現在達芬奇家居的店里呢?這不可能。”浙江卡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明發接到電話后,根本不相信企業的產品和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達芬奇家居事件有關。
“我們卡雷諾的沙發主要出口到美國,美國的前幾大家居商都是我們的客戶。”張明發說。
然而,在查閱了相關的進出口單據后,張明發補充說,“我們今年和美國客戶中,的確有兩筆單子美國客戶要求我們的發貨地址就是上海和新加坡的達芬奇家居。”
“今年上半年的確有53個柜,100多萬美元的沙發運往了達芬奇家居位于上海和新加坡的兩個地址。”卡雷諾家私負責與美國湯姆斯威爾(Thomasville)業務的戴建芳說,“這兩筆單子都是從今年4月份之后開始的,一筆發往上海,30多個柜,價值50多萬美金,另一個發往新加坡,有20多個柜,價值是50多萬美金。”張明發一再強調,卡雷諾與達芬奇家居無直接業務往來。
一直以來,利益取值都是基于堅實的品牌基礎之上。在如今看來,堅實的品牌基礎也不能代表所有產品就擁有“合格標簽”。曾經以奢侈家具品聞名于世的“達芬奇”,為追求巨額的利潤鋌而走險玩“假洋牌”,不但丟失了品牌旗幟,甚至還可能斷送企業的生命力。此次事件勢必會影響消費者對今后“品牌”產品的信任,也一定會大大的減退消費者的購買力。
這次“家具涉假”給當下皮革企業敲響了警鐘,對今后皮革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浙江卡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皮革家具制造企業,無辜被媒體推向公眾媒介,在眾多輿論監督在影響下,事件給企業帶來莫大的品牌影響和經濟損失。如今,“達芬奇家具”已經被查,其全部商品被暫扣,事件的原委將逐步的露出水面。其實,今后無論達芬奇家具如何的造假都將會變成“過去式”,都將成為日后人們稱之為的“反面教材”。而皮革企業得必須從此事件中吸取教訓,從造假事件中認識到自我生產發展的不足及如何正確的經營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