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中小板上市的安利股份,以其主營產品生態功能性PU合成革引來市場關注。(文章來源本站)據了解,由于原材料上漲等諸多因素,合成革企業毛利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不過,生態功能性合成革、超細纖維合成革等中高端合成革市場仍被看好。
廣州獅嶺鎮某小型皮革生產商馮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的訂單比去年少了一半。現在利潤低很多,一方面是廠家越來越多,競爭激烈;另一方面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出口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事實上,不僅小型合成革企業利潤縮水,幾家合成革類上市公司也都不同程度受到沖擊。
今年2月11日在中小板上市的合成革企業華峰超纖一季報顯示,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312.14萬元,同比下降9.79%。華峰超纖表示,由于原材料的大幅上漲,給公司的成本帶來了巨大壓力,公司一季度產品平均毛利率為30.54%,相比2010年下降了1.9%。而華峰超纖2010年毛利率已經比2009年降低了1.24%。
禾欣股份也在2010年年報中披露,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明顯,使公司產品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主營產品毛利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降幅大的是PU革,毛利率降幅為5.05%。
不過,一位不愿具名的證券分析師表示:“中高端合成革依然被看好。這是一個升級換代的過程,原來PVC合成革就很好了,后來又有了PU合成革,但是現在高端PU合成革在逐步替代普通PU合成革,產品從低級向高端發展。”
盡管目前我國高端品牌的運動鞋革和體育用品用革仍然主要依賴韓國、日本進口,但我國高端合成革企業發展很快,上述分析師表示:“外國生產的合成革不一定多么好,目前很多國產的PU合成革已經達到了很高檔次,比如雙象股份的定島超細纖維合成革,已經代表了行業內的高檔次。”
雙象股份公告顯示,其超細纖維合成革占主營業務比例已由2008年的20.24%增加至2010年的30.57%。在去年年報中,超細纖維合成革增幅為3.31%,達到29.35%,帶動綜合毛利率增幅為2.69%,達到18.29%。
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對高檔PU合成革的需求在逐年提高。以超細纖維為例,2009年我國超細纖維的消費量約70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1.6%。根據行業協會統計,去年國內超細纖維需求量約1.07億平方米,市場缺口3500萬平方米,2012年市場需求預計將達到2億平方米。屆時,供不應求的局面將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