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兩千多年前,《呂氏春秋》就批判了因噎廢食的行為。然而這種行為在現實生活中卻仍然在天天上演,虔城一些小區禁止安裝太陽能就是一例。
利用太陽能獲取電力已成為全世界發展速度快的能量補給方式。目前,我國上下都在為建設“節能社會”而努力,在此背景下,社會各界紛紛為尋找替代能源開辟新路,包括讓出租車改“喝”乙醇汽油,機關單位節約用電。然而,虔城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卻把“禁止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寫進了賣房合同或者是業主公約里。
會影響小區美觀、樓頂空間不夠以及可能存在的漏水情況。就是這些可以從技術角度解決的問題,卻讓我們的一些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因噎廢食,直接否定了環保、節能、經濟、安全的太陽能。
出現這種現象除了開發商和物業公司自身經濟利益的作祟,還有就是相關部門在為太陽能叫好的同時,卻對太陽能熱水器的推廣疏于管理。
國外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綠色能源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方面的優惠政策。比如,日本、瑞士等太陽能利用率較高的國家,以免稅或提供低息貸款的方式來鼓勵太陽能設備的生產。英國政府曾實施百萬太陽能“綠色住宅”建筑計劃,通過稅收優惠建設100萬棟“綠色住宅”。缺乏常規能源的以色列,更是以法律規定民用建筑必須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國家,該國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率高達90%。
我國也已規劃到2015年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達到25%,即每4戶家庭就有一臺太陽能熱水器,但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還需要一個艱難的努力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