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總結2008年涂料行業的關鍵詞,“并購”一定是其中不得不被提及的一個。全球金融危機的波及范圍逐步擴大,各行業都無可避免地受到其影響,化工行業也不例外。并購正是化工企業改變不利處境的全球化競爭戰略之一。隨著化工巨頭并購的腳步向亞洲轉移,中國涂料企業在面對強大生存壓力和利益的同時,似乎還應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面對跨國公司整合全球資源能力的不斷增強,本土企業應該如何突圍?
由于工業化起步晚,發展相對落后,我們的民族企業似乎一直掙扎在是否被吞并的困境中。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立足全球的戰略思考,缺乏集團化的理論和企業文化支撐,民族涂料企業整體狀況只能是一盤散沙,個體競爭能力不強?;厮菸覈苛闲袠I的全球化進程,需要回溯到2O世紀8O年代,當時的國營企業展開了外資技術引進和合資合作的浪潮。北京紅獅、天津油漆廠、武漢雙虎都是涂料行業打開家門尋求合作的先驅。到今天二十幾年的全球化進程,民族企業在與外企的競爭合作中可以說獲益匪淺。通過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全行業與世界涂料的技術差距明顯縮小,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以華潤為代表的一批民營企業逐步向現代企業管理方面靠攏,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走出了寶貴的步。
但是,直到2008年的今天,多數涂料企業在制定企業戰略的時候,視野仍是中國化而非全球化的,這嚴重阻礙了中國的涂料企業在全球涂料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目標。思維的同質化也是長期困擾中國涂料企業的一個問題。產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后在整個行業內導致產能過剩,只能打起價格戰,后導致惡性循環。
神七上天,我們中國人已經可以站在太空中看地球,是該到了中國涂料企業開始參與全球競爭的反思的時候了。我們在涂料行業中的起點低,如果僅僅靠追趕和復制,只能永遠追隨在別人的后面,更談不上超越。只有從新的視角考慮問題,拓展我們的思維空間,改變看問題的角度和固有的思維模式,自主創新,培養我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中國涂料企業才有機會在上參與競爭。這其中要面臨的問題有很多,如標準和法規的研究,加快與接軌的步伐,建立自主創新體制,優化核心競爭力等,都值得國內涂料企業的管理者們好好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