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4時,2008北京新聞中心舉行中國環境污染防治與減排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污染控制司司長樊元生、環境監察局局長陸新元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環保部門嚴格執行環評制度,從發展源頭控制污染。提高了電力、鋼鐵、石化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建設項目的環評標準,否決了一批不符合產業政策、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建設項目。1-6月,對總投資達3194.64億元有環境問題的80個項目的環評文件不予受理、審批或暫緩審批。所批復的項目共237個,總投資9329.26億元。在采取“以新帶老”等措施后,這些項目每年可削減二氧化硫23.48萬噸,削減化學需氧量2.23萬噸。
環保部進一步完善環境法制和經濟政策。修訂后的《水污染防治法》于6月1日起施行,建立了一批剛性法律制度和多項強有力的處罰機制,強化了地方政府的環境責任,明確建立水環境信息統一發布制度,將“區域限批”由行政管理措施上升為強制實施的法律制度。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環境稅研究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將農藥、有機鹽、涂料等行業的39種產品納入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深化綠色信貸政策,探索建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