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風電大型化加速發展,目前各種工業化胺類固化劑中,僅有聚醚胺可以滿足大型風力發電葉片制造的性能和工藝性要求,風電大型化催高聚醚胺的需求,相關企業正在加速擴產。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葉片越大,對聚醚胺需求越多,不同廠商配比不同。
晨化股份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公司聚醚胺下游訂單正常,考慮上海疫情后風力發電葉片用環氧樹脂固化劑大型企業復工需求,未來聚醚胺需求量應有所增加。
風電大型化催高需求
聚醚胺是一種含有聚醚及胺基的聚合物,風電是其最大下游應用領域。聚醚胺具有低粘度、較長適用期、高韌性、抗老化、優良防水性能等多方面優異的綜合性能,因此風電葉片基本都選用聚醚胺或聚醚胺復配作為環氧樹脂的固化劑。
據正大新材料招股書(申報稿),2020年國內62.1%的聚醚胺用于風力發電領域,24.9%用于建筑行業,二者合計占比達到87.0%。
伴隨風電成本加速下降帶來的平價項目經濟性提升以及我國提出“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國內風電進入高景氣周期。中信證券研究部電新組預計“十四五”期間國內風電總裝機需求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預計“十四五”期間年均新增裝機規模達到55GW左右,較“十三五”期間的29GW有顯著提升,至2025年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70GW以上。
國產替代加速為國內聚醚胺企業帶來新的市場空間。北京某券商風電研究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全球聚醚胺市場的主要生產廠家為美國的亨斯邁公司及德國的巴斯夫公司,該兩家企業占據全球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產能分別約為13萬噸和6萬噸,合計占全球近70%的產能。受新冠疫情影響,亨斯曼與巴斯夫等國際主流廠家的海外產能開工受限,物流與海運成本高企,為國內聚醚胺企業得到“上位”的機會。
根據艾若斯特沙利文預測,未來五年,中國風電行業聚醚胺產品銷量將從2021 年的3.8萬噸增長至2025年的6.1萬噸,年復合增長率12.2%。根據測算,2021-2025年全球風電用聚醚胺需求可分別達10.1、10.9、11.8、12.8、13.8 萬噸。
晨化股份前述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聚醚胺需求比較正常,產品價格較為穩定,但是原材料采購價格有所下降。公司會積極抓住國產替代的機會,搶占市場份額。
上述風電行業研究員認為,國內聚醚胺企業在產品型號、生產效率、產品質量 等方面與國外競爭對手仍存在一定差距,進口替代仍有較大空間。
對此,晨化股份近日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一直在不斷優化聚醚胺連續法生產方法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等,以提高產能利用率,并拓展公司的產品類型,并提高公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加速擴產
國內現有的聚醚胺合計產能約為10萬噸,行業集中度較高。其中包括晨化股份3.1萬噸,山東正大新材料3.5萬噸,阿科力2萬噸,萬華、皇馬科技等其他公司合計約有1.5萬噸。
為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國內聚醚胺生產企業加速擴產,有機構預計到2025年國產聚醚胺企業的產能將擴大至17萬噸/年左右。
晨化股份、阿科力、正大新材、皇馬科技和萬華化學等企業均有擴產計劃。晨化股份前述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規劃3000噸新建產能,目前處于在建狀態。“新增產能建設需要將現有生產線停工,公司需要綜合評估開建時機。”
此外,阿科力規劃2萬噸連續法聚醚胺,預計2023年底投產;正大新材規劃1萬噸產能,預計2023年底投產;晨化股份、皇馬科技和萬華化學分別有4萬噸、1.2萬噸和4萬噸的遠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