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催化劑應用于汽車內飾頂棚
介紹
現有轎車內飾頂棚大都采用聚氨酯泡沫板制作方法,即聚氨酯泡沫板與無紡布、玻璃纖維、膠黏劑復合成基材,經過加熱模壓與面料復合成為轎車內飾頂棚。目前轎車頂棚用聚氨酯發泡都采用單發袍方式,即按轎車頂棚尺寸發泡,一般尺寸為:1700×1350mm,投料數一般為:60-70Kg,發泡高度600-700mm,然后通過切邊、切頂、切片達到轎車頂棚規定的尺寸大小,存在出材率低、生產效率低等缺點。
為克服目前技術上的不足,我們嘗試了一種專用聚氨酯大泡塊的實驗方法,主要解決現有的聚氨酯發單泡方式生產的轎車頂棚存在的出材率低、生產效率低等缺點。
實驗原料
多元醇:聚醚330N、聚醚3050、聚苯酯;
異氰酸酯:PM-200;
硅油:AK-8805、L-6860;
發泡劑:HFC-245fa;
催化劑:NT CAT A-33、NT CAT DMEA;
延遲催化劑:NT CAT 150;
阻燃劑:TCPP;
實驗方法
稱取等量聚醚330N、聚醚3050、聚苯酯于兩個容器中,編號為配方1和配方2,再分別稱取等量的硅油AK-8805、L-6860,發泡劑HFC-245fa,催化劑NT CAT A-33、NT CAT DMEA,阻燃劑TCPP,然后在配方2中加入延遲催化劑NT CAT 150,配方1中不加,后稱取等量的PM-200加入兩容器中,混合充分攪拌均勻,記錄啟發時間,倒入模具中,發泡制得聚氨酯泡沫,發泡過程中進行“提角”操作,以增加泡沫邊緣高度,發泡過程中由于模具壁的摩擦阻力,會使得邊緣的上升高度。特別是四角高度比中間高度低,影響發泡的出材率,提角后四角高度基本與中心持平,后將塑化好的聚氨酯泡塊進行切割,得到終
品。
實驗配方
配方1 | 配方2 | |
多元醇 | 聚醚330N:750g 聚醚3050:750g 聚苯酯:100g | 聚醚330N:750g 聚醚3050:750g 聚苯酯:100g |
異氰酸酯 | PM-200:1500g | PM-200:1500g |
硅油 | AK-8805:20g L-6860:10g | AK-8805:20g L-6860:10g |
發泡劑 | HFC-245fa:50g | HFC-245fa:50g |
催化劑 | NT CAT A-33:4g NT CAT DMEA:4g | NT CAT A-33:4g NT CAT DMEA:4g |
延遲催化劑 | NT CAT 150:0 | NT CAT 150:4g |
阻燃劑 | TCPP:50g | TCPP:50g |
實驗結果
對比配方1和配方2的實驗結果是:配方2的終制品數多于配方1的制品數。由上述配方可以看出主要區別在于配方2中我們多添加少量的延遲催化劑,該延遲催化劑可延遲體系乳化時間,讓物料可以更加充分的填滿模具,得到的聚氨酯泡塊面積更大,切割所得的終制品數也更多,出材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