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軟包裝用油墨盡大多數是含苯溶劑油墨,隨著國內環保意識的加強及衛生安全法規的健全,我國軟包裝用油墨產品正朝著環保、衛生方向迅速發展。聚氨酯油墨所占的比重一年比一年大,與此同時解決了氯化聚丙烯型油墨在PET及尼龍上復合強度差的題目;而由于氯化聚丙烯型油墨在使用當中開釋出Hcl,對人體產生危害,其所占的比重逐漸減小。但是聚氨酯油墨的部分特性還未被廣大用戶所了解,印刷后復合未能得到重視,往往輕易出現一些細節題目,假如是蒸煮袋,則往往輕易出現破袋及起皺現象,普通袋則出現復合牢度差及不干現象。
本人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內蒙古一家彩印廠使用耐蒸煮聚氨酯油墨,印刷尼龍然后復合CPP,制袋后并沒有進行蒸煮試驗,就發往食品廠包裝食品,但是蒸煮后發現包裝袋有印刷油墨的地方尼龍脫層起皺。另一個是廣東的一家彩印廠使用PET專用油墨(聚氨酯體系),印刷PET然后復合PE熟化后,發現厚墨印刷處牢度不理想,但還有點粘性,而墨層淺的地方和空缺處牢度卻很好。
要對上面兩個例子進行分析,首先要對聚氨酯油墨體系進行分析,聚氨酯油墨的組成:顏料、聚氨酯樹脂、助劑、溶劑等。聚氨酯油墨的稀釋溶劑組成成分一般有:丁酮、乙酯、丁酯、異丙醇、甲苯等。
聚氨酯膠粘劑的粘合機理:主劑是帶-OH封真個聚氨酯與固化劑帶-NCO封真個聚氨酯,反應天生較大分子量的聚氨酯而形成粘協力。因此帶-OH的醇類及帶-NH2的物質對復合后加工干擾較大。
同樣道理,油墨中聚氨酯樹脂本身也是-OH封端,也能與聚氨酯膠粘劑固化劑起反應。因此不難解釋上述兩個例子中的現象。
解決方案是,一、首先是解決聚氨酯油墨中稀釋溶劑的成分,盡量做到不用醇類稀釋溶劑。假如印刷時必須要用醇類稀釋劑,那也要在印刷時做到盡量將殘留溶劑降至小限度。
二、假如有白墨展底的印刷膜,好是在白墨中加少量硬化劑,可以增加復合牢度。但是加了硬化劑的油墨使用期較短,假如有剩余,且間隔時間較長原則上不應再用。(但是這種操縱浪費較大,僅作參考。)
三、配制膠粘劑稀釋用的乙酸乙酯的純度要高,其中水分及醇類含量盡可能低,這是做蒸煮袋的質量保證,另外在配制膠粘劑時,適當增加固化劑的用量(增加比例是固化劑量的5%~10%之間,也就是說加1kg固化劑需多加0.05~0.1kg固化劑)以保證膠粘劑主劑與固化劑充分交聯。
聚氨酯體系的油墨是目前印刷油墨的發展方向,氯化聚丙烯體系的油墨將會被逐漸淘汰,因此只有很好地把握聚氨酯體系油墨的特性,方能有效避免復合上的一些質量題目。
(作者/浙江新東方油墨團體有限公司 肖海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