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上半年,浙江、江蘇、山東等塑料企業主要聚集地一半以上的小型塑料加工企業已經停產,80%以上的大中型企業也被迫減產。這是媒體的一個調查結果。而來自塑料產業的反映則是:今年塑料產業很受傷。究其原因,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會長李國俊認為,塑料產業目前所受到的不利影響主要來自于原材料漲價、新《勞動合同法》的生效和出口退稅率的下調。原料成本在塑料企業生產成本中占到50%~80%。(文章來源本站)由于上游的壟斷地位,從原油煉制到合成樹脂生產,在塑料原料的生產鏈中,商家順利地將漲價的壓力推給了塑料制品加工企業,塑料制品卻很難“水漲船高”,塑料加工企業無法及時抬高產品價格,將價格上漲成本順利轉嫁終消費者。因此,塑料制品企業恐懼的就是原料漲價。塑料產業原料成本的“陰天”始于2003年。而連續數年的“陰天”使許多中小企業在捱過幾年后,今年實在撐不住了。一塑料管材企業的負責人用“苦海無涯”來比喻這幾年原材料價格上漲帶給塑料加工企業的困境。普通的聚乙烯、聚丙烯原料,從2003年的七千元左右一路高歌,高時漲到一萬五千元。
一些塑料制造商表示,在塑料原材料價格猛漲時,他們也渴望提高制品的價格,但這種上漲卻不可能像原料那樣迅速全部地轉嫁到用戶身上,終還是要企業自身消化,因此造成利潤減少。(文章來源本站)廣東佛山一家人造革和薄膜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塑料價格上漲之后,他們在產品生產和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但是挽回的損失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害怕失去市場,對終消費品的提價,很多企業也表現得很謹慎,原料漲價的苦果只能自己內部慢慢吞下去。
在這次曠日持久的原料價格上漲中,能夠挺得住的塑料加工企業只是那些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而那些小企業已經無力承受重負而紛紛停產、轉產退出了這一產業。
中國國家統計局認為,中國未來價格上漲壓力依然不輕,需繼續采取必要措施,努力控制價格過快上漲。國家統計局宏觀經濟分析課題組在周二出版的《中國信息報》上發布報告,就近兩年價格上漲的特征、原因及走勢進行了分析。
報告稱,隨著下半年翹尾因素減弱、夏糧豐收和世界經濟增長放緩、需求減弱等因素出現,未來物價走勢出現向好變化。
不過,報告警告稱,未來價格上漲壓力并不輕,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報告建議通過以下措施控制價格過快上漲:通過宏觀政策穩定價格預期;增強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將通貨膨脹控制在各方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增加主要商品供給等。
報告還提出,應把握好國內資源價格調整的時機、節奏和力度。報告建議,通過投資和參股等方式,在國外建立穩定的資源基地。該課題組組長由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擔任。
國家統計局是國務院直屬機構,其職責包括對國民經濟進行分析并提供統計信息和咨詢意見。(文章來源本站)
一些塑料制造商表示,在塑料原材料價格猛漲時,他們也渴望提高制品的價格,但這種上漲卻不可能像原料那樣迅速全部地轉嫁到用戶身上,終還是要企業自身消化,因此造成利潤減少。(文章來源本站)廣東佛山一家人造革和薄膜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塑料價格上漲之后,他們在產品生產和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但是挽回的損失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害怕失去市場,對終消費品的提價,很多企業也表現得很謹慎,原料漲價的苦果只能自己內部慢慢吞下去。
在這次曠日持久的原料價格上漲中,能夠挺得住的塑料加工企業只是那些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而那些小企業已經無力承受重負而紛紛停產、轉產退出了這一產業。
中國國家統計局認為,中國未來價格上漲壓力依然不輕,需繼續采取必要措施,努力控制價格過快上漲。國家統計局宏觀經濟分析課題組在周二出版的《中國信息報》上發布報告,就近兩年價格上漲的特征、原因及走勢進行了分析。
報告稱,隨著下半年翹尾因素減弱、夏糧豐收和世界經濟增長放緩、需求減弱等因素出現,未來物價走勢出現向好變化。
不過,報告警告稱,未來價格上漲壓力并不輕,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報告建議通過以下措施控制價格過快上漲:通過宏觀政策穩定價格預期;增強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將通貨膨脹控制在各方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增加主要商品供給等。
報告還提出,應把握好國內資源價格調整的時機、節奏和力度。報告建議,通過投資和參股等方式,在國外建立穩定的資源基地。該課題組組長由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擔任。
國家統計局是國務院直屬機構,其職責包括對國民經濟進行分析并提供統計信息和咨詢意見。(文章來源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