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1~4月國內冰箱銷售量同比下滑5.90%,銷售額同比下滑8.15%。隨著冰箱市場的競爭加劇,國內冰箱整體平均價格出現了下降趨勢。1~4月份冰箱整體平均價格較2015年同期下降4%。其中,兩門冰箱均價下降了4.9%,對開門冰箱均價下降了16.9%,三門冰箱均價下降了5.4%,四門及以上冰箱均價下降了11.4%。
對此,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坦言:“2016年市場行情不容樂觀。”
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1~4月國內市場冰箱均價水平下降120元,其中對開門冰箱均價下降1079元,四門及以上冰箱均價下降752元。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副主任蔡瑩稱,從冰箱整體平均價格走勢可以看出,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及生產成本的控制,各種不同類型冰箱的銷售均價都有所降低。另外,價格走勢也反映了冰箱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
“如果今年價格競爭和品牌集中趨勢繼續往下走,2016年市場可能會出現價格競爭情況下的品牌結構調整,有一些中小企業在2016年的日子可能會非常難過。”蔡瑩如是說。
透支嚴重 三四級市場增長乏力
去年下半年,多家家電企業為了提振業績、消化庫存,在全國范圍內打造品牌日促銷活動,以期通過促銷的形式挖掘縣城、鄉鎮乃至農村市場消費者的購買需求。雖然在品牌日結束后各家企業均曬出了亮麗的成績單,但背后卻是這些市場的消費需求再次被提前透支。
進入2016年,為應對銷售壓力,一些家電企業開始大規模“掃村”,深入各村進行產品促銷。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一至三級市場全部淪陷,冰箱銷量均為負增長,只有四級市場實現了超過兩成的增長。由于家電下鄉政策施行期間農村市場普及的冰箱產品更新換代高峰尚未到來,當前四級市場的這種增長態勢能否持續下去,仍有待觀察。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副主任蔡瑩表示,企業為了守住市場份額,主動搞促銷降價活動也是冰箱整體下滑的重要原因。
硬件+服務 新模式造就新機遇“新常態”下的冰箱行業面臨著市場規模增速趨緩、新能效標準實施、消費需求不振等多重挑戰。新修訂的《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強制性能效國家標準將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能效標準的提升也將加快淘汰低能效產品,一些不具競爭優勢的品牌或將加速出局。
為應對冰箱市場出現的困局,企業早已從產品技術、銷售渠道、營銷手段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更具有顛覆性的是,有主流冰箱品牌通過與生鮮電商等第三方的合作,大膽提出了“硬件+服務”的商業模式,甚至是“硬件免費”,給冰箱行業吹來了一股新風。目前來看,“硬件+服務”這種商業模式,主要是把智能冰箱作為一個消費入口,通過消費者食品消費數據打通整個家庭食品供應鏈,從而衍生出一種新的廚房生態經濟。
中國家電網總編呂盛華表示,智能化將成為冰箱行業未來新的增長引擎。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等技術被嫁接到冰箱產品上,不但讓冰箱的功能得到拓展,更為冰箱行業打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