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難以再現五年前的盛景,但市場的下挫并未阻擋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在產品上的進步。
自2010年開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逐漸走下坡路。市場的原因暫且不論,在產品上,長期以來太陽能熱水器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冬天不好用、水溫不夠穩定、城市安裝多有不便等等。公允地說,這是對太陽能熱水器的誤解。
一方面,作為一種零能耗的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產業化運作以來,在解決農村居民生活熱水的同時,給整個社會貢獻了巨大的環保效益。根據太陽能熱利用委員會的數據,到2015年末,中國太陽能熱利用保有量達到4.42億平米(309GWth),同比增長6.9%。光熱的發展對環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根據預計的保有量達到4.35億平米(304500MWth),按每平方米保有量折合標煤120kg計算,“十二五”末,年節約標煤5220萬噸。
同時,正如光熱行業人士所言,長期以來,整個社會對太陽能熱水器有著沉重的誤解。之所以稱之為太陽能熱水器,是由太陽能提供能源,沒有太陽能的情況下,熱水器自然不能使用。“我不明白的是,大家為什么都懂汽車沒有汽油不能行使的道理,卻偏偏對太陽能熱水器如此苛責?”“況且現在的電輔助加熱、多能源互補、增壓寶、智能儀表等等的運用,早已讓太陽能熱水器脫離了看天用水的窘境”。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2015年11月,在蘇州舉行的熱利用論壇年會上,太陽能光熱行業的領軍企業、日出東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新建就代表行業做了題為《克服困難 迎接新發展》的發言,徐新建指出,盡管從表面上看太陽能熱水器是受到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的侵蝕,但行業無序競爭、產品舒適度體驗不好才是根本原因。尤其是在互聯網深入發展的今天,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的認知度不夠。這是值得全行業反思的問題。
皇明公司董事長黃鳴也進行了類似的思考。在《為太陽能雪恥》這一演講中,黃鳴指出,為整個行業雪恥的根本還是要把口碑做好。過去,太陽能熱水器留給客戶的口碑、用戶的評價、壽命、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等等都受到了傷害。尤其是家電下鄉、工程低質競爭已經把行業的口碑拉到了低點,同時,售后口碑在很多時候得到的消費者評價不高。一個企業要想得到口碑,需要售前、售中、售后全面做到位。遺憾的是,太陽能熱水器在消費者體驗升級的時代落伍了,必須緊急加速追趕。
反思之下,整個行業開始掀起一股提升品質、提升產品體驗的風潮。首先是針對太陽能熱水器本身的優化和提升。通過配備增壓寶、電輔助加熱等方式,提升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舒適度。為提升安裝操作性和美觀性,各個企業紛紛推出平板分體太陽能。同時還以太陽能+常規能源的方式,推出復合型太陽能熱水器。以四季沐歌為代表的企業,還將太陽能熱水器和小型光伏發電相結合,推出能發光的太陽能熱水器。這一小小的創新對農村市場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其次是將光熱由太陽能熱水器的低水平應用向中高溫市場拓展。幾乎全行業的主流企業都參與到這一場向中高溫要市場的行動中。太陽雨、四季沐歌、皇明、力諾瑞特、清華陽光等品牌,在中高溫市場的拓展上獲得了豐盛的回報。
此外,從經營擴張的角度,以太陽能熱水器為核心,向其他品類橫向延展的企業也是數不勝數。
事實上,在各種輔助配件全部到位之后,太陽能熱水器已經解決了陰雨天不能用的問題、解決了水壓不足的問題,在使用舒適度上已經大大提升。但遺憾的是,正如光熱行業自己所反思的那樣,大多數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的認知,還停留在10年前、15年前的水平。市場推廣和普及工作嚴重不足、再加之安裝條件的限制,在天燃氣管道鋪設健全的城市市場,太陽能熱水器逐漸被逐出來。這成為整個行業難以承受之痛。
但產品有沒有前景,要市場說了算。按照這樣的道理,太陽能熱水器仍舊大有前景。節能減排是大勢所趨,這是太陽能熱水器的大競爭優勢所在。同時,就產品本身而言,隨著近年來各個企業的努力,產品的舒適度和體驗效果已經獲得了大幅提升。
在2016年開局的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對新能源,尤其是太陽能的開發和利用有著清晰而具體的描述。搭乘政策的東風,再加之產品本身的進步,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明天,仍舊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