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集團花了10年時間,將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技術從研究實驗室投入i3電動車的量產中。但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在尋找捷徑希望可以縮短這一過程。
來自中國汽車制造商及其塑料供應商和各所高校的約80名代表近期齊聚一堂,探討圍繞CFRP開啟更多合作,并設法得到政府更多的資金支持。
中國對于CFRP生產商有兩大吸引力:中國是世界大的汽車市場,而且國內大城市的空氣污染非常嚴重。
長安汽車集團的全球研發副總裁曹渡表示,迫切需要找到車輛減排的方法,包括汽車減重。他也是主辦本次會議的汽車輕量化綠色科技聯盟的主席。該協會隸屬于總部位于上海的中歐化工制造商協會。
本次論壇上提出了兩大承諾:其一是在整個供應鏈構建起更緊密的縱向聯系,更好地連接材料生產商和塑料加工商與汽車制造商。其二是加強中國汽車制造商之間的橫向聯系。
其挑戰在于行業在CFRP方面的工作才剛剛開始。該協會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其他輕量化技術,但4月22日的會議是其首次認真考慮CFRP,因此部分與會者認為很難決定著重將精力放在哪里。
曹渡說,"這是我們次觸及相關問題,比如如何去做,如何使用碳素纖維塑料。當然目前還尚無頭緒,面臨著各種挑戰和問題。"
他說:“但這是好事。至少我們互相溝通,互通有無,希望找出更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一些在其他國家大力投資發展CFRP的跨國材料供應商說,很難知道中國企業到底需要什么。
Cytec Industries Inc.公司常駐上海的亞洲區工業材料總經理Hong Fang說,北美和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實施了非常系統化的開發過程,因此能夠較容易地理解他們的計劃。
而中國沒有這方面的信息,他說:"作為一家材料生產商,我們被中國市場搞糊涂了。"
由寶馬集團部分控股的德國SGL Carbon AG公司參與開發了寶馬的CFRP零件,該公司稱中國的CFRP汽車市場還不太發達。一名公司經理說,仍在中國尋找目標項目,并表示中國需要時間來積累知識。
SGL公司常駐上海的碳素纖維和復合材料銷售經理Oscar Yang說:"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步進式的過程,可能需要十年之久。"
部分國外與會者說,在全球汽車業減排壓力日增的情況下,他們并沒有看到中國汽車制造商啟動過任何CFRP和輕量化計劃。
在本次會議上得悉,部分中國汽車制造商已經在著手啟動CFRP項目。例如,長城汽車公司稱其正在研發三種CFRP樣件,包括發動機罩和電池盒。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稱其對該技術非常感興趣。廣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的首席工程師Jing Xiao說,中國汽車業在過去20年來進步巨大,但在輕量化進程上比較落后。
他說,中國需要效仿其他國家,加強高校研究實驗室和汽車制造商之間的聯系。
長安汽車的曹渡說,加強汽車制造商之間橫向聯系的目標之一在于獲得政府支持。
他說:"我們希望聚集所有OEM的力量對國家政策施加影響,并獲得更多的政府資助... 來幫助應對這些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