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或者說前十幾年的家電行業是一個“高投入、高產出、高利潤”的規模驅動型的時代,因為那時候家電在國內還沒有完全的普及,企業通過高額的投入、高量的產出來滿足人們的普及性消費需求。
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冰箱在城鎮和農村家庭的百戶擁有領分別達到99和70,洗衣機在城鎮和農村家庭的百戶擁有領分別達到99和70,空調在城鎮和農村家庭的百戶擁有領分別達到133和31。
國內白電經過了10年黃金期后,相繼進入“寒冬”,就算是家中必備的冰箱也在所難免。
前十月量額雙降 冰箱急需破冰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冰箱市場零售量為2613萬臺,同比下降6.6%;零售額為696億元,同比下降3.0%。預計全年零售額將同比負增長,整體規模與2012年持平。這將是自2012年以來的4年間,冰箱市場規模第三次同比下滑,但增速較2014年略有反彈。
數據顯示,業內冰箱市場在2015年全年零售額預計同比負增長。線上市場和高端產品仍然維持較高增長。
全民節能時代開啟
在今年十月,國家標準委發布公告,批準發布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和計算機顯示器、換氣扇、投影機、潛水電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7項強制性能效國家標準,進一步引導節能技術創新,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提升行業的市場競爭力。新標準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據了解,新修訂的家用電冰箱能效標準作為上首先采用綜合能效指數評價家用電冰箱節能效果的國家標準,完善了產品能效的評價、測試和計算方法,使產品的耗電量測試值更加符合實際使用狀況。新標準將能效等級按照Ⅰ、Ⅱ、Ⅲ、Ⅳ、Ⅴ由高到低劃分,Ⅰ級產品節能。標準同時擴大了適用范圍,涵蓋了冷藏箱、冷藏冷凍箱、冷凍箱等傳統產品以及酒柜、臥式冷藏冷凍柜等創新產品。新標準實施后,預計將淘汰市場上20%以上的高耗能產品,市場中產品能效水平將提高10%左右。
目前市場上1級能效冰箱產品占比超過85%,全部產品不低于2級。標準切換后,新1級產品占比在5%左右,新2級產品占比10%至20%左右。能效標準的大幅提升,將促進市場優勝劣汰,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企業或將出局。
節能已經成為家電轉型的一個新的風口,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家用電冰箱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此次實施的家電能效“領跑者”制度,是繼家電補貼政策退出之后,家電行業迎來的新政策。
這對冰箱行業是一個契機,也是一個挑戰,督促企業加大對節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對整個冰箱行業的轉型起到了很深遠的影響。
高端化趨勢不可擋 保鮮成“破冰”利器
在《2014-2015年中國電冰箱市場研究報告》中發現,高端冰箱零售價格線已經從過去的4500元提升到6000元。在價格線提高的情況下,今年前4個月,高端冰箱在重點城市市場的銷量占比達13.82%,銷售額占比高達35.64%。
冰箱高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眾所周知,冰箱高端化除了外觀和智能化之外,保鮮是明顯的一項變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健康問題,以前的冰箱是能夠讓食材不變壞,在現在這樣的標準肯定是不夠,慢慢開始轉向食材不僅不變質還能保障營養不流失。
在12月15日,《IEC(電工委員會)保鮮標準》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并且由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等多國提名專家及國標委主任代表和國外、國內行業媒體見證了立項成功。
在之前的10月14日,IEC79屆年會在白俄羅斯明斯克召開,海爾冰箱牽頭提案設立電冰箱保鮮標準,由SC59M(制冷器具分委會)通過同意設立工作組WG4,并列于制冷器具性能標準IEC62552。據悉,美國UL、法國BV同時以第三方的角度首先認可海爾的工作和努力,并對海爾開放的引入資源和生態圈的理念,創新領先、給與了肯定,并相信一定會產出領先的標準。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和中國市場的不斷崛起,家電行業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寬,中國的冰箱制造行業也得到了的認同,雖然中國冰箱在世界的舞臺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企業還是要勿驕勿躁,立足消費者,走出一條執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