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慶市肇源縣外貿進出總額完成1800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是1.179億元,同比增長68%。
“增長的68%,來自于皮革城新入駐的10家企業。”肇源縣工信局負責人說。肇源皮革工業園區如今有43家企業入駐,形成了以制革制裘為主導,以皮革制品、毛皮加工、皮革化工、貿易流通、循環利用等為配套的產業格局。產品出口到韓國、俄羅斯、荷蘭等8個國家。
“我們的主要產品是黃牛鞋面,現在每天的產量是60張左右,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市場?!备Ed制革廠廠長董生志說著。隨著近幾年皮革制品價格的不斷升高,市場銷售的前景也變得非常廣闊,銷量帶動生產,這家企業在制革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機器,改良生產技術,逐步滿足市場需求。
在皮革工業園區,產品出口到國外的不僅福興一家,園區里有10多家企業生產的皮手套等皮具,漂洋過海創外匯。而后,他們又從美國、澳大利亞、愛爾蘭進口皮張,經過加工,又變成了一個個精美的皮具制品。
2015年,肇源縣皮具制品進出口總額預計1500萬美元。其中,進口皮張400多萬美元,出口牛皮、羊皮、魚皮等半成品1100多萬美元。
肇源外貿進出口的成績單中,皮革工業園區可謂“大咖”級的重量,起著“挑大梁”的作用。其他的企業也在出口創匯的舞臺上“粉墨登場”,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雙燕”牌罐頭是天源食品有限公司的主要出口商品,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市場需求,公司改進了生產配方、生產設備和工藝流程,經過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了“雙燕”系列罐頭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規模和優勢。
俄羅斯人愛吃西紅柿,于是公司就生產番茄罐頭,訂單越來越多。番茄罐頭走俏俄羅斯市場,西紅柿種植面積迅速增加。訂單農業激發了農民種植積極性,公司依靠龍頭、品牌、市場等要素提升農副產品附加值,也使罐頭產量不斷攀升。
“雙燕”牌商標已經連續7年獲黑龍江省著名商標,公司連續12年獲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稱號,成為黑龍江省農副產品加工百戶龍頭企業之一。
別小看這些瓶瓶罐罐,如今越干越大扯。產品遠銷俄羅斯、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番茄罐頭3280噸,出口額達107萬美元。
在肇源縣,企業能賺到花花綠綠的票子,與縣里為企業發展搭建優勢平臺密不可分。今年,縣里組織11戶企業參加了第二屆“中俄博覽會”,參展展品主要有大米、小米、烤鵝、白酒、皮具、罐頭等20多個品類,參會人員達40多人,實現簽約項目資金5000萬元。
為了使出口之路越走越通暢,縣里用好用活外貿優惠政策,幫助大慶龍革集團有限公司,申報進出口加工園區建設項目1個,申請專項扶持資金50萬元;幫助天源食品有限公司、大慶羅姆斯制衣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申報中小企業市場開拓項目3個,申請專項扶持資金8.0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