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冷庫容量逐年遞增,各地大型冷庫建設項目不斷涌現。2013年年底,中國倉儲協會在海口舉辦的“全國冷庫建設與運營研討會”透漏,目前我國現有冷庫為一千九百零七萬噸,未來三五年還要增加一千萬噸,預計市場有三千萬噸容量。“這不包含舊的,或者年限時間長的,需要改造的冷庫,也不包含小作坊式冷庫,主要以物流庫為主。”大連冰山工程師馬雙告訴記者,未來數年內我國冷庫容量仍將保持較快速度的增長。
東路農場投資638萬元建冷庫
近日,東路農場15000噸冰田頭冷庫正緊鑼密鼓進行。該項目占地面積54.8畝,主要建有570平方米的冷藏庫、320平方米的制冰車間和2200平方米的鋼架收購棚等,項目總投資638萬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東路地區荔枝購銷的集散地,發揮銷售中轉站的作用。
據東路農場場長符積前介紹,今年該場近8000畝荔枝成花率達95%,加上各項投入到位,將迎來一個高產年,預計總產量將達800萬公斤。因此,該項目建設正緊鑼密鼓進行,尤其是荔枝收購棚爭取在4月底前竣工,為荔枝銷售打下良好基礎。同時,田頭冷庫建成后,可產冰塊、發揮冷藏庫作用,對帶動當地及周邊地區農戶發展果蔬業,促進就業、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回報率的“”
據了解,目前國內冷庫主要有儲藏型冷庫和交易型冷庫兩種形式。由于交易型冷庫要以市場為后盾,而市場往往不是短時間能夠形成的,因此在投資冷庫的熱潮中企業大多會選擇投資風險較低的儲藏型冷庫。
針對冷庫投資回報,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這么一筆賬:以一個庫容量為5000平方米的土建冷庫舉例,按照每平方米冷庫租賃價格70元計算,每月冷庫收入35萬元,年收入400多萬元。
冷庫初期建設投入約1000萬元,維持冷庫后期運營的電費,年度開銷不到3萬元,再加上人工及其他開支,一座運營良好的冷庫,一般3年便能收回投入。而冷庫的設計年限一般都在20年以上,短時間將成本回收后,以后的利潤便更加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