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疲軟對全球皮革產業造成沖擊,以生產中低端產品為主的中國皮革在國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持續下滑。”中國皮革協會名譽會長張淑華近日在21屆中國(辛集)皮革博覽會現場如上表示。
張淑華表示,中國皮革產業產品主要以中低端為主,二十多年以來,憑借低廉的原材料、勞動力形成的低價格產品優勢在市場上取得一定市場份額。但隨著近年經濟形勢疲軟,貿易壁壘、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價格上漲及勞動力資源短缺等諸多因素威脅著中國皮革行業生存和發展,“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快速下滑。
中國皮革協會提供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皮革行業利潤同比上年回落,增速低于15%,出口產值比重下降,進出口增速繼續下降且低于10%。
張淑華認為,在市場上,產品低端是中國皮革的代名詞,中國皮革想要改變現有的生存狀況,必須轉變以數量求利潤的發展模式,逐漸以更多的中端品牌產品加入批發領地,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中國皮革的話語權。
談到在國外市場的拓展,辛集皮革城副總經理田英申表示,皮革城有5萬平方米的貿易區,產品專門針對國外客戶打造。另外,明年起將帶領入駐商戶去香港及意大利米蘭、佛羅倫薩等時裝展布展、參觀,宣傳產品的同時,學習國外先進的制作工藝、設計風格,感受理念。
張淑華認為,雖然中國皮革產業在市場上行進愈加艱難,但是挑戰也是機遇,只有改變傳統粗放的發展模式,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河北省辛集皮革業歷史始于明,盛于清,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稱,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皮革皮衣之都”。2001年,辛集已經成為中國大的皮革產銷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