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國皮革行業出口仍將面對來自市場的壓力,部分產品的出口量會出現下降,出口產品結構和國別情況也將發生變化,皮革行業正進入調整結構、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期。
“我國皮革行業增長依然處于可以預見的平穩狀態。”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蘇超英表示。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我國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業銷售收入2425.8億元,同比增長12.9%,比2012年年末提高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38.9億元,同比增長9.3%,比2012年年末回落0.7個百分點;出口94.9億美元,同比增長27%,比2012年年末提高17.2個百分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3年我國皮革行業出口仍將面對來自市場的壓力,部分產品的出口量會出現下降,出口產品結構和國別情況也將發生變化,在此形勢下,皮革企業必須由以數量為主的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皮革行業正進入調整結構、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期。
出口產品量減價升
記者從中國皮革協會了解到,我國部分皮革品出口呈現量減價升的走勢,需要進一步關注,如皮面皮鞋出口量下降0.6%,貨值卻上升4%,單價因此同比上升4.68%;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量下降2.8%,貨值上升42.4%,單價同比上升46.89%。
從生產銷售和出口數據來看,我國毛皮及制品行業延續了去年快速增長態勢,仍是當前行業平穩發展的新亮點。毛皮服裝銷售收入增速32.9%,利潤增速59.5%,出口量值增速高達36.5%和64.8%,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我國制鞋業出口26億雙,同比增長11.3%,其中,只有皮面皮鞋出口量下降了0.6%,其他鞋類增速高達57.6%。這顯示出我國皮革產品出口結構正在發生變化,當前外貿復蘇基礎依然不穩固,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產品結構發生變化
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皮革對發達國家美國、歐盟、日本出口所占份額分別為24.9%,22.4%和6%,同比分別增長11.4%、32.6%和2.7%,略高于或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對東盟的出口增速高達108.7%,取代日本成為第三大出口市場。另外,我國皮革行業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開拓力度加大,成為外貿增長的重要發力點,其中對非洲出口增速高達58%。
為穩定我國皮革及鞋類產品的市場份額,為轉型升級提供時間保證,蘇超英表示,皮革行業要爭取實現出口產品的多元化,有效應對貿易摩擦。
2013年,我國皮革及鞋類產品的出口將繼續面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擠壓,產品單價的提升會對出口量的增長產生影響,部分產品的出口量會出現下降。與此同時出口產品結構和國別情況也會發生變化,即非皮革類鞋靴出口比重將繼續提升;向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比重繼續提升。
子行業發展速度高
隨著形勢的發展,我國皮革業30多年來得以快速發展的優勢發生了變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形勢倒逼企業必須由以數量為主的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著力打造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成為關鍵,皮革行業已進入調整結構、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期。“在行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制革及制鞋機械、機械零件、皮革化工等子行業的發展速度預計將高于行業平均速度。”蘇超英說。
行業復蘇節奏緩慢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國皮革行業的復蘇節奏將會比較緩慢,全年行業產值增速在10%以上,全年進出口增速將低于10%。
蘇超英表示,今后一段時間,皮革業仍處于消費需求拉動階段,對皮革制品的多元化需求仍將持續,整個行業在國家城鎮化進程中還蘊藏著巨大發展機遇。
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皮革業仍具有強大的綜合競爭優勢。上正在熱議的皮革業碳排放,以及國內關注的節能減排等議題,在帶給行業巨大挑戰的同時,也為行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